花生“大考”——主产地实探,抢下来的花生去了哪里
莒南县德程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耿洪强介绍,两茬花生在开花、坐果时天气干旱,而到了饱果期降水又偏多,不但根须上结了一层假果,原本应该饱满的果子还被分散了养分。他说,“产量减少是一方面,雨后机械设备进不了地,花生只能用靠人拔出来、运出来,成本又增加不少”。
莒南县德程农机合作社负责人耿洪强介绍,两茬花生在开花、坐果时天气干旱,而到了饱果期降水又偏多,不但根须上结了一层假果,原本应该饱满的果子还被分散了养分。他说,“产量减少是一方面,雨后机械设备进不了地,花生只能用靠人拔出来、运出来,成本又增加不少”。
别再死盯着白菜、香葱种了!很多人一琢磨菜园子,满脑子都是常见蔬菜,却不知道南方海边藏着俩“宝藏作物”——一年最少收2茬,最快3个月就能采收,产量高还省心,当地农户几乎家家都种,比种蔬菜划算多了!
不少人种花生都有个误区:觉得随便挖个坑播下种子就行,至于行距和株距,全凭感觉留。结果到了收获的时候才发现,要么苗长得密密麻麻,叶子互相挡着不见光,结的花生又小又少;要么行距拉得太宽,地里空出一大片,浪费了土地还没高产。其实种花生想高产,行距和株距的把控是基础,
今年河南从开春开始,雨水都不多,在小麦后期需要墒情的时候,有灌溉条件的地方,小麦稳产了。但岗区,山区,没浇水条件的地方,小麦小几百斤,我们大成山山区,二三百斤,秕的没面粉,洼地有六七百斤,减产严重,好多地块赔本了。
三季度处于陈花生扫尾、新花生陆续上市阶段,9月份河南产区天气不理想,干度好的货源偏少。10月份即将迎来新花生全面上市阶段,供应压力增大的情况下价格重心初期有下行可能,重点关注产区新花生质量以及大型油厂入市时间,或有阶段性回升可能。
老农常说:“花生收得早,果仁瘪又小;收得晚,果落油份减!”去年我们村的老张就因为晚收了5天,一亩地少收了200多斤花生,心疼得直跺脚!
种花生的老乡注意了!去年有农户心急,提前三天抢收,半亩地的花生仁瘪得像空壳,收购商直接压价三成;还有人贪晚,多等了五天再开挖,结果两成荚果全在地里发了芽、霉了烂!要知道,种花生十几年的老把式都栽过跟头,就因为很多人都把“叶子发黄”当采收信号,可品种不一样,情况
种了十年花生,我真正学会判断收获时机,还是这几年的事。以前总以为叶子黄了就能收,结果出过不少问题:有的年份果仁不饱满,有的甚至出现烂果,产量一度比邻居低不少。后来专门向老师傅请教,自己也反复试验,终于弄明白了花生成熟的真实信号。今天就把这些经验分享给大家,希望